数据库作业3:第二章课后题
作者:互联网
3、(1)
域: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。就是一个数据类型的取值范围。
笛卡尔积:不重复的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的一个组合。就是多个集合每个元素逐一组合,去除重复项之后的集合。
关系:不重复的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的一个组合。就是把至少两个集合的元素逐一组合,去除重复项后的集合。
元组:笛卡尔积中每个元素叫作一个n元组,或简称元组。
属性: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。
(2)
主码: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,则选定一个为主码。
候选码: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,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。就是能确认元组的属性组。
外码:设F是基本关系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,但不是关系R的码。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,则称称F是R的外码。即把别的基本关系的主码F,作为基本关系R的非码属性,称F为R的外码。
(3)
关系模式:是对关系的描述,是静态的、稳定的,即通过关系名(属性1,属性2,…,属性n) 的格式用多个属性对关系进行描述。
关系:单一的数据结构,即实体间的联系。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。是关系模型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,是动态的、不断变化的。
关系数据库:在一个给定的应用领域中,所有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。
5、
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:
(1)实体完整性规则: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,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。就是主属性不能为空。
(2)参照完整性规则:若属性(或属性组)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于,则对于R中每一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空值(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)或等于S某个元组的主码值。就是外码要么为空,要么源自于被参照关系的主码。
(3)用户定义的完整性:针对某一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,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。就是数据要满足用户设置的范围和类型。
6、
(1)ΠSNO(σJNO=′J1′(SPJ))
(2)ΠSNO(σJNO=′J1′∧PNO=′P1′(SPJ))
(3)ΠSNO(σPNO=′P1′(SPJ⋈σCOLOR=′红′(P)))
(4)ΠSNO(σCOLOR=′红′(P)⋈(S−σCITY=′天津′(S)))
(5)ΠJNO,PNO(SPJ)÷ΠPNO(σSNO=′S1′(SPJ))
8、
基本运算:
(1)并: R∪S
(2)差: R−S
(3)选择: σsno=1(Student)
(4)投影: Πsno,cno(Student)
(5)笛卡尔积:Student×SC
用基本运算表示
(1)交: R∩S=R−(R−S) 或 R∩S=S−(S−R)
(2)除: R÷S= ΠX(R)−ΠX(ΠX(R)×ΠY(S)−R)
(3)连接: R⋈S=σAθB(R×S)
(θ为比较运算符)
标签:Pi,PNO,SNO,数据库,SPJ,课后,SR,第二章,属性 来源: 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3901601/article/details/1046558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