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库
首页 > 数据库> > 使用foreach 实现sql 拼接

使用foreach 实现sql 拼接

作者:互联网

有时候写sql时,需要根据传入的参数构建sql语句,实现遍历集合,构建in条件语句或者批量操作语句,此时可以使用foreach实现对sql的拼接。

下面是foreach标签的各个属性

属性         描述
collection     表示迭代集合的名称,可以使用@Param注解指定,如下图所示 该参数为必选
item        表示本次迭代获取的元素,若collection为List、Set或者数组,则表示其中的元素;

          若collection为map,则代表key-value的value,该参数为必选
open       表示该语句以什么开始,最常用的是左括弧’(’,注意:mybatis会将该字符拼接到整体的sql语句之前,并且只拼接一次,该参数为可选项
close       表示该语句以什么结束,最常用的是右括弧’)’,注意:mybatis会将该字符拼接到整体的sql语句之后,该参数为可选项

separator     mybatis会在每次迭代后给sql语句append上separator属性指定的字符,该参数为可选项
index      在list、Set和数组中,index表示当前迭代的位置,在map中,index代指是元素的key,该参数是可选项。


假设接口中传递的list如下所示:

List<String> list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.add("zhangsan");
list.add("lisi");
list.add("wangwu");


其中foreach标签配置如下:

<foreach collection="list" item="item" separator=",">
(#{item})
</foreach>


可以看到的是foreach标签指定了逗号作为分隔符,那么mybatis将会解析出foreach标签里面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再其后面拼接上逗号分隔符,拼接后的过程如下所示:

('zhangsan') //第一步,迭代集合,获取对应的item,和外部的(),拼接形成('zhangsan')
('zhangsan'), //第二步,在之前的基础上拼接上逗号分隔符
('zhangsan'),('lisi') //第三步,继续迭代
('zhangsan'),('lisi'), //第四步,拼接逗号分隔符
('zhangsan'),('lisi'),('wangwu') //第五步,迭代集合并拼接,到此迭代结束


最终的结果为

('zhangsan'),('lisi'),('wangwu')


如果在foreach标签前面加上insert into table values,将会变形成

INSERT INTO user(user_name) VALUES('zhangsan'),('lisi'),('wangwu')

这种形式一般用于数据库的批量增加。

如果将foreach配置修改如下,指定open属性为左括弧,close属性为右括弧:

<foreach collection="list" item="item" open="(" separator="," close=")">
#{item}
</foreach>


那么拼接的过程如下所示

( //第一步,拼接open指定的开始字符
('zhangsan' //第二步,迭代集合,拼接对应的item
('zhangsan', //第三步,拼接separator指定的分隔符
('zhangsan','lisi' //第四步,迭代集合,拼接对应的item
('zhangsan','lisi', //第五步,拼接separator指定的分隔符
('zhangsan','lisi','wangwu' //第六步,迭代集合,拼接对应的item
('zhangsan','lisi','wangwu') //第七步,拼接close指定的闭合字符

最终结果是:

('zhangsan','lisi','wangwu')

如果在foreach标签前面加上select … from table where … in ,将会变形成

SELECT * FROM user WHERE user_name in ('zhangsan','lisi','wangwu')

这种形式可以用来构建in条件语句。

 

出处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zuiqiangJAVA/p/15319950.html

标签:迭代,wangwu,lisi,拼接,foreach,sql,zhangsan
来源: 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harler/p/16614126.html